“阶梯式”随文写作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课题中期汇报
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
中 期 汇报
批准号 192104497
课题名称 “阶梯式”随文写作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项目类别 立项
课题主持人 马盛秋 蒋慧敏
电话(办) 13656265255
所在单位 昆山国际学校
邮编 215300
填表日期 2021 年3月22日
课题研究概要 |
一、开题以来的进展情况: 2018年10月提出本课题,2019年5月本课题被批准为苏州市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立项课题,并于2019年10月11日举行开题报告会。 开展研究工作一年多来,我们深入课堂,脚踏实地研究,做到一课一得。在不断地探索与实践中,初步探索出一套在阅读教学中,通过逐步训练,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基本教学模式。现将开题以来的相关进展情况向大家做进一步的汇报。 作为课题主持人,首先我认真学习了作文教学相关理论,进一步明确了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初中生的思维发展是“经验型”的,常常需要具体、直观、形象的感性经验支持。因此在作文教学中,一味地用不切实际的标准来要求学生的作文,其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随文写作,降低了学生的写作难度,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让他们知道写作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仿写训练可先从词语、句子的仿写入手,慢慢加强对片段、全文的仿写;进而探索如何由模仿到借鉴,由借鉴到创新的“阶梯式”作文教学训练模式,以达到提高整个写作水平的目的。 第二,认真做好前期调查问卷的设计,全面摸清学生的阅读及作文水平现状,为以后有针对性地开展仿写训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问卷调查,基本摸清学生在写作方面的主要问题:对写作没有兴趣、写作习惯差、作文素材贫乏、内容单一、作文技能欠缺、没有真情实感。所以,在以后的阅读及写作训练中,重点围绕以上问题展开有针对性阅读和写作。 第三,根据教材特点,精选教材中范文,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结合起来,将写作练习有机地融入阅读中,通过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引导学生在潜心阅读课内文本的基础上,将阅读材料作为写作的资源,给学生提供有效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从而从文本阅读中学习写作的相关知识,提高写作能力,真正学活用活教材。 第四,按照由模仿到借鉴,由借鉴到创新的递进式作文教学训练。紧贴学生的实际生活,先从仿写范句开始,锻炼学生运用语言的基本功。通过仿写一些既有形式感又有表现力的句式写法,来丰富句群,活跃篇章;然后仿写段落,提高学生构段的能力。最后仿写全文,利用好的文章框架,去填充新的内容。学生在一次次的仿写训练中,不断地“吸收”和“消化”文中作者的好词好句、表达方式、写作技巧,丰富了作文积累,以此再逐步过渡到独立作文。 总之,经过前期认真准备,精心设计仿写范例,根据的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仿写训练,使学生初步掌握了作文仿写要领,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初步的研究成效: 学生方面: 1.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写作的重视程度和兴趣,促进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了,阅读与写作的能力也慢慢上来了;学生能力的提高又提升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语文各方面都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2. 学生已基本养成阅读、积累的习惯。写作与每个教学单元主题相结合,做到有的放矢、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在真实的阅读中积淀语言材料,在充实的生活中积蓄情感体验。 3.通过对文本的阅读和解读,学生掌握多种写作的技巧和方法,如: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知道了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的重要作用。 4.组织学生参与了丰富多彩的作文竞赛和征文活动:2019年11月在江苏省第十八届“中学生与社会”作文竞赛昆山赛区(初中组)比赛中我校刘栩欣获昆山市一等奖;郝韵、陈晏如获昆山市二等奖;王书涵获昆山市三等奖。其中刘栩欣同学获苏州市预赛一等奖、江苏省决赛二等奖;2020年初组织学生参加“鸟专题”征文:刘栩欣、伍桐羽、彭静在“护鸟”专题征文中分获昆山市二等奖和三等奖;2020年11月组织学生参与了江苏省第十九届“中学生与社会”作文竞赛昆山赛区(初中组)比赛中我校刘栩欣获昆山市一等奖;伍桐羽、黄思麦获昆山市二等奖。同时有多名学生在玉山文苑等多种网络数字平台发表作品。 5.2019年出版学生作文《尔雅文学》电子期刊19期;2020年出版《尔雅文学》电子期刊36期。 教师方面: 1.努力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对课题的研究,在教学上改变了传统的重教法轻学法、重知识轻能力、重灌输轻运用的教学弊端。树立了新的教学观念,提高了设计课堂教学过程和驾驭课堂教学的潜力。教师能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为出发点,充分挖掘教学资料的训练价值,合理地安排课堂教学中活动的时间,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提高阅读教学中写的密度。 2.参与研究的教师自身素质得到了发展,提高了课题组教师的课堂教育教学水平。一年多来课题组教师利用课题研究中所获取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教学,效果显著。也有效地提高了他们的科研能力,并提高了课题组成员的团队精神。 3.充分发挥了课题的引领作用,推动了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发展。课题成员积极开设市级公开课、研究课、示范课,积极撰写论文发表或获奖。 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本课题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距离理想的目标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开展课题研究是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的全新要求,但是大多数教师教学任务繁重,课题研究时间不够,缺少理论积累和技术引领,对课题研究热情不高,很多研究工作只是浮于表面。 2.学生课业负担重,对一些好词佳句的积累少,对生活中的事情不留心观察,缺乏生活体验,写作的内容单一陈旧;语言平淡,缺乏波澜,对我们平时所教授的写作技巧没有练习巩固,在写作中不知道如何运用。仿写中,部分学生通过改头换面,变相抄袭文章。 改进措施: 1.继续认真学习有关教改和教学研究的相关理论著作,夯实教师的理论基础,时刻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研究方法,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结合课题研究,努力提高广大参与研究教师的科研能力,加强教师在科研方面的指导和服务。 3.训练中,教师一定要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注意学生之间的层次差异,教师的教学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估计到各层次的学生。 四、下一步研究计划 1.继续探索合理、有效的随文写作模式,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收获,将作文训练做细、做实。 2.全面梳理研究过程,依照课题研究目标和计划行程针对性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效,为课题结项做好准备。 3. 鼓励课题组成员将实践和理论相结合,争取撰写出高质量的教学论文,大胆向各大重点刊物投稿。 |
阶段性成果
名称 | 成果形式 | 刊物名称或出版社、时间 | 字数 | 获奖情况 |
《“乐在其中”的作文教学》 | 论文 | 2018年苏州市教育学会论文评比 | 二等奖 | |
《“阶梯式”随文写作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 课题 | 2018年1、2月合刊《昆山教育》 | 发表 | |
《分层次教学在初中语文课堂的运用》 | 论文 | 2018年苏州市教育学会论文评比 | 三等奖 | |
《陶行知教育思想下的语文分层次教学》 | 论文 | 2018年江苏省优秀陶研论文评比 | 三等奖 | |
《初中语文随文仿写训练的策略与研究》 | 课题 | 2019年昆山教师发展中心 | 立项 | |
《“阶梯式”随文写作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 课题 | 2020年4月昆山教师发展中心 | 结题 | |
《初中阅读教学中随文写作初探》 | 论文 | 2020年3月在《读写算》第9期发表 | 发表 | |
《初中随文写作序列训练策略研究》 | 论文 | 2020年6月在《才智》下旬刊发表。 | 发表 | |
《初中语文 囚绿记》 | 教案 | 2018年6月苏州教育学会教案评比 | 二等奖 | |
《囚绿记》 | 公开课 | 2018年10月一师一优课 | 县优 | |
《天上的街市》 | 公开课 | 2018年12月昆山市教科活动 | 好评 | |
《新闻写作》 | 公开课 | 2019年9月昆山市教科活动 | 好评 | |
《范进中举》 | 公开课 | 2019年12月苏州市教科活动 | 好评 | |
《小说教学》 | 公开课 | 2019年12月昆山教科活动 | 好评 | |
《三顾茅庐》 | 公开课 | 2020年6月昆山学术带头人活动 | 好评 | |
专家意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