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小衔接课题5.10版本
课题实施方案
昆山国际学校 课题组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
我校是个九年一贯制民办学校,学校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经验丰富、师资雄厚。中小学教育教学氛围相互辐射,师资互相流动。小学直升生源是本校初中最主要的优秀生源,留住优秀生源,关系到我校的生存以及每位教师的专业发展。为了合理开发九年一贯制的资源优势,让全校教师充分施展自己的教学才能,实现科研兴校,我校必须进行中小学衔接教育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义务教育一直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中之重。义务教育是以九年一贯制为教学期限的,学科教学内容紧密连贯。九年一贯制是贯穿小学和初中教育的一种学制。作为一种办学模式与传统的小学、中学独立办学有许多不同之处,既有它的优势,也有它的不足。九年一贯制的优势在于教育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在于学段贯通,课程整合与整体培养。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由于初中与小学处于相对独立的状态,因此中小学的衔接这一环节往往被忽略,从而影响了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工作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不少在小学阶段学习较为优秀的学生,进入初中以后成绩骤然下降。究其原因:是小学生升入中学后,由于多方面的不适应,形成了中小学教学上的“断层”。从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初一新生仍处于半幼稚、半成熟,半独立、半依赖等错综交织的状态;从学习内容上看要学习的课程数量急剧增加,一下变成七门。功课门数多了,内容多了,难度大了,要求也高了;从学习方式上来看,初中生不仅要主动安排学习计划,而且要学会组织自己的学习活动,由小学的“他律”自然过渡到初中的“自律”。
三、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状况
1.形成性评价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从形成性评价发展的历史角度来看,它历经了从学业评价—教育评价—形成性评价的发展过程。1897年,美国教育家莱斯(T.M. Rice)曾对3万名小学生进行了拼写测验,评价领域将此视为评价研究的开端。在19世纪-50年代,以泰勒为首的学院跟踪调查组对“八年研究”的结果进行了评价。“八年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就是以教育评价educational evaluation替代测验testing的观念被广泛地接受。1967年,美国著名的评价专家斯克里文(Michael Seriven)首次提出了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assessment的理念。1969年,美国评价专家布鲁姆(Bloom)将形成性评价移植到了学习评价的领域。20世纪80年代,国外对形成性评价研究主要集中于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的区别之上。20世纪90年代,学者们将研究方向转向了形成性评价对教学的作用上。
国内的学业评价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1983年,我国正式加入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随后我国积极开展评价和试点工作以及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20世纪90年代,我国颁布《基础教育改革纲要》,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2000年)中指出要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形成性评价为主。
2.中小衔接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中小学教育衔接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尽管各国的国情及教育制度不相同,实行义务教育的年龄不同,但大家都在谋求一个共同的目标,这就是更好地实施中小学教育衔接,使中学教育与小学教育更好地协调一致,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英国自1988年开始,教育部门在规划课程的同时,已经从课程的角度关注衔接的断层,而极力弥补中小学两个阶段的落差。而英国、德国与新加披的中小学教育的衔接研究的经验已经在努力跨越学术取向的论述和中小学教育的现实二者之间的落差。
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衔接研究也正如火如荼。《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计划纲要(2010-2020)》指出“教育者需要树立起系统的培养观念,扎实推进小学、中学、大学教学的有效衔接”。从专家到各级科研院所、到一线教师,都积极参与到中小学教育教学衔接研究当中。他们或多或少都能意识到中小学衔接教育的重要性,意识到搞不好衔接教育就会带来严重后果。因此,他们站在学科(语文、数学、英语等)的角度,站在管理的角度(如思想教育、班级管理、学生交往等)去研究问题、思考问题,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并在《中国现代教育网》等相关网站,学术期刊发表了许多这方面的文章。
而对运用评价系统理论进行教学实践方面的研究留有很大的空白,仍需有关专家学者共同付出艰辛。如何使用评价资源建立友好师生关系和和谐课堂氛围,促进课堂教学,让中小衔接更为顺畅自然是本次研究的重点。
形成性评价:是通过诊断教育方案或计划,教育过程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提高实践中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质量的评价。这是我国学者陈玉琨所给出的定义。英国评价改革小组对形成性评价给出的定义是“形成性评价就是由学习者和教师在学习和教学过程中搜集和分析相关信息,以判断学习者现今的学习状况,决定学习者该努力的方向和如何达成目标的一种过程”。
从形成性评价的定义可以看出,形成性评价是动态的多进程的评价机制,它不仅是教与学的相互融合,也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所以其本质特点就是所收集的信息主要用于改进教学与学习。通过对所收集信息的深入分析,既可以看到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生所取得的成就和进展,又可以客观地识别学生距离目标的差距与不足。
五、课题研究目的、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1深入课堂发现形成性评价下小升初过渡过程中影响学习效率的不利因素。
1.2有效利用形成性评价特点改进中小学课堂教学策略。
1.3全面提高学校学生的素质,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大面积提高。
1.4转变教师的评价观念,促进学校教师素质的提高,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2.解决的主要问题:
其次,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不能很好的衔接已学过的知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心理和生理的状态不能做出清晰的判断与调整。
因此,如何再形成性评价机制下解决中小学教育衔接问题,保持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保证学生教育生涯的顺利,提升学校的办学能力,就成为本研究的关注重点。
1.初小教学衔接策略的研究
1.1中小学课程差异的调查研究。衔接科目的教师(特别是语数英)熟悉对方教材内容,把握教材体系的内在联系,并在自己的教学中注意比较、联系和有机渗透,为学生的学习作好铺垫与衔接。
1.2.中小学教学方法差异的调查研究。通过到小学听课及研讨,把握中小学教学方法的各自特点,并适当渗透运用到教学中去。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教是为了不教。中小学教学的宗旨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逐步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1.3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小学阶段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感知能力、识记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诸方面的能力,为中学打下比较扎实的基础。
2初小德育衔接策略的研究
2.1开展学习动机教育。小学生处在儿童期,心智发育不完全;而初中生处在青春期,心智有了明显的变化。生理的变化或多或少的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一般是比较直接的,近期的;而初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则逐渐向间接的,远期的方向转化,同时他们的求知欲、兴趣不断增强,并且日益趋向持续而稳定,逐步形成对学习的负责态度,因此,必须开展这一过渡时期学生的学习动机教育,引导学生逐步树立远大的理想。
2.2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包括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小学生注重习惯的养成,初中生应把良好的行为习惯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形成个性化的趋势。同时围绕学习目标,吸取他人的学习方法,并结合自身特点,形成适合自己的最佳学习方法。
3.初小形成性评价机制变革的研究
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的教育管理理念不同,形成性评价机制也不同。小学阶段由于年龄小、心智不成熟、性格不稳定,小学教师在教学中注重鼓励性评价,以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乐意的参与学习。初中阶段学生出于青春发育期,比较难管。
初中教师相对于小学教师来说,教学压力大,管理学生难度大,对学生心理生理关注度不够。初中老师同样应该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把握住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坚持正面有道,多找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在此基础上提出更高的学习要求。
1. 课题的理论价值
教育是一个分阶段,分层次的系统工程。每一个学期结束后,学生进入新的学校,都要从行为习惯,学习方法,思维方式和心理反应等方面来适应新的环境。“九年义务教育”分为两个阶段:小学阶段的六年教育,初中阶段的三年教育。中小衔接是指由小学六年级升入初中一年级这段学期,这也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而小学教育偏重于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方式、良好的行为习惯、浓厚的学习兴趣;初中则是在小学积累基础之上的重新开始,初中教育与小学教育不仅有学习上的衔接,还有习惯的衔接、心理的衔接、兴趣的衔接等等;小学和初中都应创造条件提前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相互了解、相互适应,掌握好衔接过渡的主动权,变“突变”为“渐变”,在“渐变”中实现“无缝”衔接和平稳过渡。
2. 课题的实践价值
由于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由小学、初中分段实施,中小学之间在教学环境,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着不同,使得小学毕业生在升入中学之后普遍感到不能立即适应中学的学习生活。其实从小学到初中,有利于学习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的各种教育资源和过程,学习方式都不是彼此孤立的杂乱无章的偶然堆积,而是一个合乎规律的,由各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因此,为学生铺路搭桥,引导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尽快适应初中生活,做好中小衔接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
开展中小学衔接策略课题研究在实践上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有助于保证九年义务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有助于加快中小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有助于素质教育的健康协调推进。有效的评价也是开启学生智慧的钥匙,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一门艺术。评价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变教师的教学。教师的评价在激励学生学习动机中的作用很大。通过教学过程中的各种评价,中小学教师能及时得到有关教学情况的反馈信息。当教学比较成功时,教师就可以设法巩固已有的成绩;当教学活动与预期目的有较大差距时,教师就要找出问题所在,及时改进自己的教学。
3. 课题的创新点
1. 一直以来,中小衔接的研究范围局限于教学方法,学科之间的不同,后者立足于教师和学生身份的不同,而本研究立足于形成性评价机制,从这一新颖的视角研究不同阶段的学生在教学实施、德育方面的不同表现。
4. 本课题的研究范围相对于以往课题研究对象更加的广泛:以往的课题研究对象往往是针对小学六年级和初中一年级学生,本课题针对九年制一贯制学校的学生,范围从小学中高年级扩展到初中年级;本课题研究的内容不仅仅涉及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心理发展、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研究,更有着根据评价机制对中小学衔接种种差异的研究。
(1)主要研究过程
本课题研究周期为3年(2021年4月至2024年4月),共分以下三个阶段完成。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21年4月至2021年5月),主要完成以下几项工作:
1.健全学校课题研究领导小组,以加强对课题研究的领导和管理。
2.做好课题研究内容的分解工作,撰写研究方案。
3.聘请省内外有关初中教育界专家来校指导并参与子课题的拟定。
4.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明确课题研究任务。
5.选择实验班:从五六七年级各选一个班级作为研究实验班。
第二阶段:研究阶段(2021年6月至2021年12月),主要完成以下几项工作:
1.全面推进研究,边研究边论证,逐步完善研究方案。
2.组织召开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改革讨论会,组织多种形式的中小学习交流活动。
3.各衔接学科教师对于对口学科进行课堂观摩学习。学习后不断反思、学习、探讨、改进、再实践。
4.中小学衔接学科进行集体校研,了解各自原有的教学方式,然后通过探索找出平稳过渡的最佳教学方法。
第三阶段:深入研究阶段(2022年1月—2024年1月)
1.课题组全面、深入地开展课改研究。成员加强听课和研究。
2.实验班的各科教学都要按各科的新模式来组织课堂教学。
3.对实验班的学生进行纵向跟踪对比研究,对实验班和非实验班学生进行横向定期对比研究。
4.各衔接学科在全校全面开展新模式的课堂教学。各班各学科都要按课题组总结出来课堂新教学模式来组织教学。
5.课题组及时总结改革中的成功经验,每周开展两次交流研讨会,推广经验,改进不足。
第四阶段:结题阶段(2021年9月至2024年4月)
1. 学校及时总结推广课堂教学改革中的成功经验,以专题讲座、研讨会、学习简报等形式予以交流推广,供教师学习借鉴。
2.学校对全校衔接学科课堂教学改革情况进行总结,结合学校实际,总结出具有我校特色的衔接学科课堂教学方法新模式。
3.迎接专家鉴定和验收。
九、课题研究所需的保障条件
1.师资保证。课题组成员都要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实践经验和研究兴趣,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
2.物质保证。学校为课题组的实验研究提供必要的时间、物力和财力保证。
3.制度保证。建立课题定期活动制度,加强课堂教学实践,积极开展校内教研,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定期开展活动,积极反思总结,及时开展交流,每学期都对教学实践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并相互交流,深化理论提升,认真撰写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