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3班 李润琦 《长津湖》观后感

雪原的1946

六(3)班李润琦

从《长津湖》的观影厅出来,我心中充满了一种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叹和对和平战士的瞻仰。我拿出包里的那本《林海雪原》,开始了又一次对党和祖国的深入思考、了解。

    从这本书的第一页翻到后记的结尾,充满了一种不畏艰难、舍已为人的勇敢与英雄气概。它所讲述的,是1946年寒冬在东北一支由少剑波指挥官带领的三十六人作战侦察小分队与座山雕,许大马棒等多股号称三百多人的匪众斗智斗勇的英雄事例,完成了在他人眼里不可能完成的战斗任务的故事。

在7年前的2014年,上映了一部名为《智取威虎山》的3D电影,获得了观众的广大好评,在令人的惊叹的三维电影技术下,让我最为喜爱的剿匪片段变得更加生动传神。小说中的侦察排长杨子荣,从小分队中单人脱离,潜入了座山雕匪穴之中,在取得信任后,上演了“鸿门宴”并与小分里应外合,拙败座山雕阴险狡诈的诡计。从此,“孤胆英雄”的称号便成为了读者对他最深刻的印象。

文中的小分队与敌人斗智斗勇的事迹,改变了东北土匪占山为王,惨害百姓的情况,为未来土地革命的成功、东北成为对抗国民党大后方和建国后东北人民美好生活奠定了基础,也是全国人民在解放军的帮助下摆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缩影,同时,这也是中国人民成功站起来了的一个预示,更促使了更多为了党,为了国家,为了人民而不顾自身安危拼死奋战,拼命工作,拼劲学习的人才:黄继光在抗美援朝时期壮烈牺牲,为了主力部队可以消灭躲在掩体中的敌人,用身体挡住了敌人的枪口;王进喜在大庆油田中竭尽全力打开了石油挖掘的大门,铁人的称号也家喻户晓……这些示例,让我再次对英雄们的壮举深表尊敬与赞扬,也让我更加懂得了对如今幸福、美好、和平你的生活的珍惜与感叹。

如今的中国,再也没有了林海,再也没有了“穿山风”、暴风雪,但我们的华夏,依然有困难、有危险,也必然有想杨子荣一样,不畏艰险、冲破困难的英雄儿女。2019年新年,突如其来地新冠疫情让洋溢在温暖与幸福中的人们再次猝不及防地感受到了寒风刺骨。人心惶惶之中,83岁高龄的地钟南山率先垂范,说着“远离武汉,居家隔离”的倡议,自己却毅然决然地坐上了只有区区之众的超武汉开去的高铁,率领着一波波逆行者如“直上银河”一般迎难而上,以自己渺小的力量构成了阻挡病毒的钢铁长城。此时此刻,也许还有许许多多的“他们”,忍受着防护面具闷热,承受着来自病毒的“枪”淋“弹”雨,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艰苦卓绝地奋斗着。

或许有人会疑惑:是什么让那些战斗在林海雪原上的战士们,让那些在抗疫一线的勇者们坚持下去?是什么让你们不抱怨,不放弃,不低头?这就是信念的力量。是一种对人民的负责,对国家的信任,就像那句歌词,“充满着倔强”,获得一种“无人能阻挡”的力量。

此时,我心中的热血沸腾而激荡,我想代表生活在和平盛世的学生们,对那些牺牲在保家卫国的战场上的战士们,对那些没能亲眼看目睹新中国的豪情志士们大声呐喊一句,这和平盛世,如你们所愿!

此时,我盖上了书的封面,静静回忆着刚刚的豪迈情怀,开始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脑海的深处,一阵响亮的声音传来——向更好的未来进发。

+关注

六年级3班

+关注

六年级1班

+关注

五年级5班

+关注

四(2)班

+关注

四年级3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