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浅谈团体心理辅导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尝试-国际学校韩艳华

    浅谈团体心理辅导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尝试

             单位:昆山国际学校 邮编:215300 姓名:韩艳华

【摘要】 团体心理辅导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有重要的影响,是促进初中生心理健康与发展的一种方式,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渗透了团体心理辅导。

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道德与法治教学;团体心理活动

目前我校七年级使用的是2016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是全新的教材。据此,教材改革力求彻底转变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观,教材的构架以学生成长的生活逻辑为主线,以相关学科知识为背景和支撑,统整了课程标准规定和要求的伦理道德、心理、法律、国情国策四大领域的知识内容,以培养学生学会生活、成长所需的思想道德素养和一些基本技能,发展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而心理健康教育形式的团体心理辅导也慢慢渗透到每一个学校,甚至在体育课上、班会上、道德与法制课堂上开辟了崭新的道路,符合初中年龄段学生。

一、团体心理辅导的定义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的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促进良好的适应与发展的助人过程心理辅导中的团体是在一定的目标的引导下,通过成员之间的互动,满足成员一定心理需求的组织。团体构成的条件是:成员三人以上;彼此互动影响;一致性共识;共同目标。 团体辅导是运用团体动力学的知能,由受过专业训练的领导者,通过专业训练的技巧和方法,协助成员获得有关的信息,形成团体的共识和目标,以建立正确的认知观念和健康的态度行为。往往是由一位辅导员同时对多名受辅学生进行辅导。

二、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重要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学校教育要促进学生身心的协调发展就离不开心理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启动,为推动心理教育提供了更多的契机。心理教育不但伴随着新课程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而且已经成为了新课程的一个支点,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有的学校开设了具体的心理教育课程对学生进行辅导,大部分学校则以学科中渗透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 在初中开设心理教育课程,心理教育堂堂正正地走进初中的思想品德课程,使得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成为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一个有力平台。因此,作为团体辅导心理教育内容在中学阶段的重要载体——道德与法治教科书,对心理教育内容的正确审视和研究,是进行中学生心理教育的重要前提。[1]

三、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加入团体心理辅导活动

团体活动的方式多种多样的,团体讨论、团体思考、有情感体验、团体游戏、角色扮演、行为示范、行为练习等等。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活动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比如将团体活动的方式引入到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运用学生从被动学习者转化为主动学习者。如把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引入道德与法治课堂,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爱好,而且提高学习者的积极性与主导你高兴,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从“玩中学”,在“活动中学”。如学习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做最好的自己》这一课中我们看王梦恒激励演讲来让学生观看,再来思考王猛恒是怎样接纳自己的?他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再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我们自己还有哪些不完美的地方我们该怎样悦纳和接受?让学生在更广阔的空间与充分的时间里通过合作交流,谈谈自己的感受。同学们从认知,体验,感悟中提高学习的效果。

1.团体心理辅导游戏加入道德与法治课堂

学习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课《中学序曲》这一课中我设计了几个团体辅导游戏来相互认识班级中的同学,让大家在轻松愉快地相互认识为以后课堂合作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基础。再有学习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认识自己》这一课导入,我设计了一个热身游戏,估计10秒中拍掌数量之后再实践,后来得到一个结果是实际拍掌数量高于估计的数量,我们对自己有多少的了解和认识?团体心理游戏加入让整个课堂轻欢快有序的进行。

2.团体心理辅导中心理剧加入道德与法治课堂

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剧创造了一个类似与真实的社会生活情境,为学生们提供了社交的机会,为他们真实地表现自己提供了情境。在课堂前的约定,充满信任的课堂氛围中,通过示范、模仿、训练等方法,学生们可以参加者可以尝试与他人建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果能在团体小的行为有所改变,这种改变会延伸到团体之外的现实生活中,即是辅导的结果容易迁移到日常生活中。中学生正处在心理和生理急剧发展时期,呈现暴风雨般的发展特点,生理与心理发展的不平衡,依赖性与独立性之间的矛盾,开放性和封闭性的矛盾,自控性和冲动性的矛盾以及强烈希望被别人关注和认可,他们把关注的焦点放在人际关系上,希望别人把他们当作大人来看待,特别不愿意听父母的唠叨和教师的说教。强烈的逆反心理使他们很难听进别人的意见,有时是故意违反教师或家长的意愿,达到表现独特个性的目的。在具体行为上出现违纪,心理上出现偏差,品德不良。此情况下,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均采取说服的手段,尤其是带情绪化的说服,很难起到理想的效果。如果使用心理剧来教育学生学会认识改变法来认识和理解他人。

如七年级上册《家的意味》课堂中让学生准备了心理剧《游戏痴迷者的醒悟》 [2]的内容来演出。问题情景:学生电脑、手机游戏成瘾,母亲批评,母子冲突,小孩出走。(角色表演出来)

旁白:妈妈管你怎么了?不是为了你妈?

学生:妈妈只是管我玩的问题,而不管其它的问题。

  母亲内心独白:“我生意那么忙,现在也不景气,这孩子也不争气!以后能不能上高中也是问题。哎,每次回到家除了玩电脑,就是玩手机。书都不看愁死我了!我多希望他能理解我的感受,也希望有人帮我给他讲一讲啊。”

天使:“你对同学们的日常活动了解的多吗?”

学生“不多,我只是想挑战游戏罢了。”

天使:“是玩游戏吗?” “是的” “听说你打游戏的水平很高。”

学生(较兴奋):“是的,大多数玩家都赢不过我呢!我都过了好几级。”

天使:“你真了不起啊。那你说说自己玩游戏水平高的原因吗?”

学生:“这个吗,其实很简单,专心的学习、多练。我一次上网玩游戏一天一宿不吃不喝都不觉得累。”

天使: “你真厉害,那你说说以你这么聪明的孩子做其他的事情会是什么结果呢?”

学生:“那肯定也能做好。”

天使:“学习呢?”

学生:“不知道。”

天使:“你能说说你现在的学习状况吗 ?”

  学生:(惭愧的低头):“不好,应该学习不够刻苦、努力,不够专心。”

天使: “您妈妈看到你这种状况会怎样呢?”

学生:“会生气,会为我担心。”

天使:“但学习不重要吗?”

学生:“当然重要。”

天使:“那你今后怎样办呢?”

学生:“把精力放在学习上,把成绩提高,少玩手机和电脑,少惹妈妈生气。” 天使:“真高兴,你自己的觉悟这么高,你妈妈听了会不知多么高兴呢,想不想见见你妈妈?”

学生(为难的):“怎么都行。”

 母子见面:母亲(拉着学生):“孩子,刚才听了你和天使的交谈,知道你是一个很懂事的孩子,我很高兴。平时我对你生活上照顾不周到,妈妈向你道歉。”

学生:“妈妈,您不要说了,都是我不好,今后我一定把精力用于学习,争分夺秒,用最短的时间把学习赶上来。”母子拥抱后退场。

   当前,由于社会发展迅速,信息传递速度飞快,中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增多,在错中复杂的社会里学生难免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作为道德与法治兼心理健康教师的我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一定多思考,学生的形为发生了变化,我们过去的教育方法还行吗?是否也应该改变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行为呢?面对学生品德行为中出现的新问题,不妨试试心理剧,会带来不一样的效果。

   综合所述,团体心理辅导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不仅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水平和效果,而且潜移默化的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常识。 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师对课程标准有着深入的了解,必须具备心理健康教育的常识,更具有教师对学生健康发展的强烈责任感。道德与法治课上加入团体心理辅导的尝试需要一定的时间,而道德与法治课毕竟有它自己教学任务,如果与各科老师以及班主任一起开展,把班会课扩展为团体辅导的阵地,把课间操的时间开展团体辅导活动,那样就更好地解决学生普遍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总而言之,道德与法治课上渗透团体心理辅导的尝试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针对性 和实效性, 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参考文献 [1]:出版源 《上海师范大学》 , 2010

   [2]:出版源  心理剧在中学生品德教育中的应用》,2015


2020年3月19日 11:19
浏览量:0
+关注

六年级3班

+关注

六年级1班

+关注

五年级5班

+关注

四(2)班

+关注

四年级3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