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诫子书》
读《诫子书》
——感受诸葛亮深沉绵长的父爱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这句话,被多少人当作座右铭,书写在自己学习、工作的场所,以警示自己:不忘初心,淡泊名利,实现志愿。先前,没有认真读过,只隐隐知道这句话源自诸葛亮《诫子书》一文。
初读《诫子书》,在一次练习中。那是初三的一张练习卷,当时,只是为了讲题,只匆匆把文章看了一篇,只给学生翻译了一遍,只觉“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两句确实写的不错。
又读《诫子书》,在这次讲课时。八年级下册,把《诫子书》一文,列为必讲课文,这一举措让我有幸再次拜读诸葛亮的《诫子书》,真是幸运之至!通读一遍,感觉读来朗朗上口,不禁感叹诸葛亮的语言功底之高,我想,古代的才人,大概都应该有这样的文学素养吧!在感叹之余,又读了一遍,这一遍,不觉被他高尚的人格所感染,他是在说他自己啊,只有淡薄,方可明志;唯有宁静,才能致远!他在他的一方小草庐中,修身养性,才成就了他后来的伟业。古之成大事业者,必是如他一般淡薄,如他一般宁静,因而人们把静以修身当作准则,不断地成就着一个又一个伟大。不对,似乎还有什么地方不对,不对在哪呢?一时茫然。似乎大家都是差不多的理解,这篇文章的观点就是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啊!没错,是这个意思,可是,这是一篇书信啊,是诸葛亮写给他八岁的儿子的一封信呀!既然是信,那他会在信里写些什么呢?重读、再读,反反复复读,终于读出了一个父亲的良苦用心,眼前仿佛展现这样一幅画面。一个父亲,在灯烛下,教育他那八岁的孩子。父亲摸着孩子的小脑袋,语重心长地说:“孩子,我希望你将来能成才,能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成为一个君子。那么,要成为一个君子该怎么做呢?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是为父历经磨砺,得出的真理啊!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要成才必须不断学习,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博学多识的人,但是学习的前提条件是要静心。不仅是学习,做人也是如此,如果你轻慢懈怠,那么你就不能振奋精神。如果心浮气躁,那么你就不能管理好自己的性情,所以,想要做个有涵养的人,也必须是内心平静的。因此,你要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你就必须在‘静'上下功夫,管好自己学习和为人这两大方面。”孩子眨巴着眼睛,似懂非懂地看着自己的父亲。这时的诸葛亮明白孩子心中的疑虑,又怕孩子会懈怠,于是,又接着说:“孩子,你现在还小,可能为父说的,你并不一定都懂,但为父还想告诉你,为学、为人不仅需要静心,还必须趁早,晚了就来不及了。”字字句句,都饱含了一个父亲对儿子的谆谆教诲和殷殷期盼。然而此时,诸葛亮并不在儿子身边,他不能陪孩子一起成长,他不能对孩子进行直接的教育和引导,他把所有想对他说的话,都倾注在一封小小的书信中,他的爱,该有多么深沉而绵长啊!
读到这,不禁让我想起《出师表》,虽然《出师表》是写给皇帝刘禅的,然而表文的字里行间都写着一个父辈对晚辈的谆谆嘱托,殷殷期盼,情真意切,如出一辙。然而刘禅毕竟不是刘备,他没能秉承先帝遗志,最终只能被后世称为“扶不起的刘阿斗”。可诸葛瞻就是诸葛瞻,他不仅把父亲的话听进去了,而且还践行了父亲的遗志。30年后,诸葛瞻在与邓艾的交锋中,并未受邓艾的高官诱惑,英勇抵抗,直至战死,其子诸葛尚,时年16岁,与父亲一起战死。诸葛瞻不仅明白了父亲的教诲,继承了父亲的遗志,还用父亲的志愿,教育自己的儿子。读来,不禁为英雄抹泪!也让人不禁感慨:他的爱,该有多深沉、多绵长,才能对自己的儿子、对自己的孙子起到如此强大的作用。
再读《诫子书》,是在这次听课间。听翁老师讲《诫子书》,感受诸葛亮在信中娓娓道来的嘱托,不禁想象起这样一幅画面:在夜深人静时,他拖着疲惫的病躯,在灯烛下,为儿子写下这些至理名言,边写边想儿子的未来,边写边感慨,自己不能伴之成长,便只能把毕生所识,化为语言文字,化为书信,让孩子自己慢慢揣摩吧。细心的呵护,用心的教育,字里行间流淌着一个父亲对儿子的牵挂、不舍,他的爱,该有多深沉、绵长啊!
读诸葛亮的《诫子书》,听一个父亲对儿子细细地叮咛,犹如在我耳畔,他的爱,是那样的细腻、那样的深沉、那样的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