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分享——《孩子的宇宙》
读书分享——《孩子的宇宙》
昆山国际学校 王雅文
各位老师下午好,今天我跟大家分享的书籍是《孩子的宇宙》,本书是由日本学家河合隼雄所著。出于职业的原因,在工作中对孩子的心理产生了浓厚兴趣。在这样一个契机下,拜读了学家河合隼雄所著《孩子的宇宙》。河合隼雄曾任日本文化厅厅长、日本京都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所长。他是日本著名的心理学家,日本第一位荣格心理分析师。在本书中,笔者也是运用相当数量的关于对孩子心理疗法案例。
本书一共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节:孩子与家人。人这种生物,为了完成心灵真正的成熟,必须体验一下收到否定评价、憎恶、愤怒、悲哀等情感。就是在体验这种情形的过程中。作为无法隔断的人际关系,家人才具有重大的意义。笔者通过儿童文学作品《雷蒙娜和妈妈》描述了一位小女孩,她与爱着自己的父母住在一起,却被逐渐被逼入窘境,不得不认为每个人都不喜欢自己。主要阐述以下几个观点:1.孩子某些捣蛋的行为,其实带有深意。2.与孩子的对话不能掉以轻心,行为也是。3.爱需要被表达,人需要被肯定。4.当人的情感猛然朝着某个方向流动的时,如果想要阻止它,有时反而可能会助长这种感情的爆发;而置之不理的话,有时也会陷入无法挽回的境地。最好的方法就是顺着对方的感情的流向,寻找合适的扭转机会。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更是要注意时间点的掌握以及适时的引导沟通。在讲述离家出走的孩子的时候,笔者又列举了儿童文学作品《谁都有过烦恼》、《天使雕像》(又名克劳蒂的秘密)道出离家出走的背后是孩子自立的意识和作为个体的主张。孩子有时会认为如果只是每天重复千篇一律的生活——哪怕那种生活过的多么出色——是无法证明自己的独特性的。在孩子的身上离家出走和自我同一性(青少年的需要、情感、能力、目标、价值观等特质整合为统一的人格框架,即具有自我一致的情感一态度,自我贯通的需要和能力,自我恒定的目标和信仰)的确立有着密切联系。同时,孩子有时也是大人的变革者。笔者通过案例《一位女中学生的母亲》中学二年级学生A子以自己拒绝上学和暴力倾向为契机,让自己的母亲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生活方式,找到了不同于以往的生活方式。母亲的改变也使得A子的生活回到了正轨。文学作品《两个小洛特》所描绘的原本跟着离异父母各自生活的双胞胎姐妹,偶遇后知道了自己的命运,并决定互换角色,分别回到父母身边,保持联络,试图让父母复合。故事最后在两个女孩充满泪水的欢笑和积极努力下,终于复婚了。这两者中的孩子都是大人们的生活的变革者,起着意想不到的作用。在这一章节中,笔者大量的运用了儿童文学作品。其实要想了解孩子的宇宙,就是去了解大人的宇宙。或者也可以说,作为变革者的孩子,就是居住在大人的内部。儿童文学不仅仅针对孩子的,无论是对于大人还是孩子而言,它都是有意义的文学。它们作为描写以透彻的孩子的眼睛所观察的宇宙的作品,为大人们指出了一片意想不到的真实的天空。第二章节是孩子与秘密,秘密既是孩子的宇宙中闪耀的恒星也具有黑洞的性质。甚至还有一些人与其说拥有秘密,不如说从一出生就背负着重大的秘密,在自己的生活中时刻注意着不要被秘密的黑洞给吸进去。在孩子的成长以及心灵痊愈的过程中,拥有秘密是多么的重要。拥有秘密,也就意味着“这件事只有我知道”,因而可以证明“我这一存在的独特性。但是,秘密也会不断发展变化,它会产生新的萌芽,然后与亲密的人分享,最后在所有人面前公开。秘密决定对人的距离。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孩子 都愿意随时随地的分享自己的秘密这需要一个合适的场合。笔者在书中例举了一个女孩通过心理治疗师的游戏心理疗法而摆脱了旧我获得新生的案例,简要的叙述了“秘密”分享的过程。只要提供这样的场所,孩子们会如何主动而创造性的表现自己的世界。面对这样的情况,首先需要的不是对孩子的内心进行探索、测定或分析,而是对孩子心灵的细微动向做出敏感的反应,尽可能的在其所展示的世界中共同呼吸,是一种感受性和参与姿态。本书的第三章是孩子与动物,也许,在心理或身体有病的时候,人的感受性有着不可思议的敏锐,从而可以体验到动物之间意想不到的交流。人是动物,但拥有很多不同于其他动物的知识。由于这种知识体系的积累,可以说人站在其他动物和自然之上,也许站的太高,成为脱离大地的存在,就像是无根之草一样。当拒绝上学的孩子对动物表现出关爱时,也许可以说,他是在恢复与人类正在忘记的大地之间的接触,恢复动物的智慧。在心理疗法过程中,动物在孩子们的治疗中有着巨大的作用。有的时候动物成为了孩子的分身,以身相代,完成了自己的作用。也有些孩子无法拥有动物,但是他们会幻想成动物亦或是拥有动物,幻想对于孩子而言是很重要的,当孩子的幻想被持续的压抑时,必定会在某个瞬间爆发出来,心思四处乱飞。本书的第四个章节是孩子与时空,孩子们对于现实世界中超越时空的世界的存在,知道得非常清楚。大人们则过多地被现实世界拘束。成人的内部都有一个孩子,孩子们在自己的内部也都有个大人。大人想知道通往孩子灵魂的“通道”时,急躁是最要不得的。只要用温暖的目光守护着孩子,通道就会从灵魂那里打开。任何媒介都可能意外的成为通道,找到这些并尊重其存在,就会发生灵魂的接触。通过接触超时空的存在,绝对状况被打破,孩子就会取得飞跃性的成长,获得超越这些的“谦虚心灵”了。接下来是第五章节孩子与老人,老人与孩子有着不可思议的亲近性。孩子来自另一个世界,而老人马上就要去另一个世界了。两者都与另一个世界相近,在这一点上是相同的。笔者在书中阐述了作为引导者的老人不会被社会的规范或领袖的言辞所迷惑,而只对灵魂的呼声作出回应。行为比语言更有分量,人的存在本身比概念与规范更有分量。作为引导者的孩子,笔者则举例了达芬奇与助手萨莱的小故事。天才的达芬奇过于关注经过计算的完善,而萨莱承担的任务就是往其中注入打破这种完善的野性。所有的灵魂引导者都具有捣蛋鬼的性质。捣蛋鬼的自由,离不开他们不受一般常识的束缚、可以看到真相的能力。第六章节孩子与死亡,孩子出乎意料地生活在死亡的近旁,也会对死亡进行一些思考。而且。死亡是非同小可的事物,不是通过大人们的安排就可以让孩子避开的。孩子是会思考死亡的,死是非常重大的,我们躲不过,也逃避不了。我们不能忘记自己还活着,这同样也是很重要的。追悼死者和服丧虽说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现代社会中却变得越来越难。由于现代社会太过于繁忙,那些可以唤起现代人灵魂的仪式都在消失,追悼和服丧也被忽视或者形式化了。有时甚至可以认为,在家庭内被忽视的追悼和服丧,就全部由家庭中的孩子来承担了,孩子才是真正发自内心的去追悼死者,那才是直达灵魂的。死亡给人们提出很多问题,不停地要求人们深化生的意义。最后一个章节孩子与异性,哪怕对于孩子来说,异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对象。说起来,异性站在通往超越的道路上。性别的意识的发展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因而同人格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异性家长对孩子的性别认识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之后是对异性兄弟姐妹的依恋。
在每个孩子的心中,都存在一个宇宙,它以无限的广度和深度存在着。大人们往往被孩子小小的外形所蒙蔽,忘却了这一广阔的宇宙,大人们急于让小小的孩子长大,以至于扭曲了孩子内心广阔的宇宙,甚至把它破坏得无法复原。
笔者以儿童文学名著和相当数量的关于对孩子心理疗法案例为素材,呼吁大家敬畏孩子的宇宙,去了解孩子宇宙的存在,对孩子宇宙的探索,进而自然而然的关系到对自己宇宙的探索。
谢谢大家的聆听,不足之处请多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