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亲子读书会模式促进两岸家庭文化共融的研究

xmlns="">>>

2017-06-19 19:37:34

以亲子读书会模式促进两岸家庭文化共融的研究

昆山国际学校 徐琼 夏昕璨 马盛秋 华红艳

一、本课题研究所涉及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及课题重要性分析。

1、研究背景:

阅读,是人们学习知识、接受教育、发展智力、获得教养的最基本的途径,不仅关乎个人修身养性,更攸关国民素质与竞争力。因此,为进一步深化校园文化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全面提高师生人文素养,助推昆山书香城市建设,昆山市教育局于2016年正式下发了《昆山市中小学校书香校园建设指导意见》。该《意见》将书香校园建设工作列为今后工作重点,要求每个学校努力营造书香氛围,在校园的每一块墙壁、每一条道路、每一个长廊、每一幢建筑上添加文化元素,利用校园网、微信微博、黑板报、电子屏、校报校刊、橱窗等载体营造文化氛围;建设阅读场所,加强图书馆建设、创设开放阅读区或年级图书广场、建立个人藏书架等;保证师生阅读时间,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可每天安排一定时间进行阅读,组织师生假期阅读等;丰富阅读形式,开展师生共读一本书、亲子阅读、阅读研讨、阅读竞赛等活动;加强阅读指导,学校每月开展1次阅读指导活动,局有关科室邀请专家学者进行阅读工作指导等;各校制定考评办法,进行“阅读之星”“书香班级”“书香家庭”等评选,激励学生、班级、家庭开展读书活动。

昆山,也是一个最早对台开发的城市,随着一大批台湾企业入驻昆山,许多台湾骨干也移居到了这里,受台湾传统思想的影响,秉持着家庭生活该有的完整性的态度,在昆山这片沃土上也活跃着越来越多的台湾家庭。近年来,台湾教育改革就是基于欧美教育精神而制定,将欧美教育引为典范的。随着这些家庭进入昆山,进入昆山本土学校,自然在文化、教育等许多领域擦出火花。

台湾地区早就在“阅读就是竞争力”的理念的推动下,政府机构以及社会团体都十分重视营造社会阅读风气,不断推出各种形式的阅读活动,各项活动都推进得有声有色。政府机构主导的阅读推广活动系统而细致。

在这样的阅读大背景下,全民阅读势在必行,两岸阅读文化相互融合也是大势所趋。以后阅读将不再成为学校教学的简单活动,有了学生、教师、家长以及各种形式,不同元素的参与,阅读活动将会变得更加生动,更加丰富多彩。

2、研究现状:

海峡两岸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

2013年,随着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的大力开展,一批先进老师曾赴台湾进行教育考查,深入了解了内地和台湾小学生在阅读方面的情况,考查期间,对台湾部分师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问谈话。统计与分析所得到的一系列数字,引发了对于本次研究的关注和思考。

首先,虽然很多内地学生虽然也能主动购买课外阅读书籍,但是却不经常去书店或是公共阅读场所。而台湾经常去书店的学生高达83.2%。相比之下,内地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氛围还比较薄弱。

其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的生活习惯和力量是培养儿童阅读兴趣、提升自主阅读能力最好、最有效的途径。小学生的阅读习惯受到家庭的影响必然很深。从两地家庭在孩子阅读中的影响这一调查来看,两地家长普遍关注孩子的成长教育,投资很多,但是有一个共同点:都只是停留在语言的关注,很难真正在时间上做出投入。对于“父母平时在家是否会阅读书报”这一问题中发现,无论是内地还是台湾的家长都有阅读的习惯,而且大多数家长都明白阅读对孩子有积极意义,鼓励孩子阅读。但是两地家长平时经常督促孩子进行阅读的却是非常少的。究其原因,一些家长虽然对阅读的重要性有所认识,但不懂得引导孩子读什么样的书,以及怎样读书。

所以,迫切需要一小部分人率先行动起来,逐步推动整个亲子阅读的进程,进而将两岸家庭文化融入其中。

3、重要性分析:

亲子阅读如果放任自由发展,在大陆成熟的家庭阅读教育背景下,恐怕只是缓慢而辛苦的成长。2012年,在昆山黄泥山小学许如清校长等人的召集下,昆山第一批亲子读书会正式成立,至今已经进入到第五个年头了。

随着本土读书会的不断壮大和台湾故事妈妈们艰苦卓绝的实践,两个为促进学生阅读应运而生的组织势必会经历碰撞、磨合和相融的过程。那么更早进入昆山的故事妈妈团体为什么没有在昆山大范围的辐射开来,而后才产生的亲子阅读会又为何在短短五年的时间内如雨后春笋一般不断建立、壮大和完善呢?由亲子阅读为理念基础,借鉴了故事妈妈的模式而形成的亲子读书会将会如何有效促进两岸家庭的文化共融呢?这都将成为我们将要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二、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主要思想或主要观点,研究重点及难点、突破点分析。

(一)基本内容、主要思想或主要观点:

1、亲子阅读的含义

亲子阅读,又称“亲子共读”,就是以书为媒介,以阅读为纽带,让孩子和家长共同享受多种形式的阅读过程,在学生课外阅读当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共读,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一同成长;通过共读,为父母创造与孩子沟通的机会,分享读书的感动和乐趣;通过共读,可以带给孩子欢喜、智慧、希望、勇气、热情和信心。

在个体尝试亲子共读的过程中,依然还存在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理解不到位,环境营造不到位,材料选择不到位,时间投入不到位,方法指导不到位等,由此亲子读书会以及故事妈妈团体也就应运而生,在专业或专职老师的带动下,在热心家长的参与下,重新构建亲子阅读模式。

2、两岸文化共融

内地与台湾血缘相亲,文缘相承,自古以来就是一家,同根同祖,同宗同源,两岸的文化共融是大势所趋。

(二)研究重点及难点、突破点分析

1、亲子读书会构成的基本理念。

以家长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自愿原则为前提,以阅读为主要行为的民间读书团体。这是一个由少数扩大到多数,有点向面进行辐射的亲子阅读构成。

2、亲子读书会与故事妈妈团体的取长补短。

亲子读书会是在本土老师的带动下建立起来的团队,更带有当地语言文字教学中课堂教学的影子,尤其是在进行整本书阅读的时候,可能还更加倾向对于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而故事妈妈团队早期是由台湾家长所创建,颇有一些读而优则演的味道,是语言文字生动、立体、活泼,更重在学生阅读兴趣的养成。

3、亲子读书会在大陆家庭中的发展进程。

目前亲子读书会真像春天的嫩芽在昆山各个中小学幼儿园中萌生,但是就从大范围来说,亲子读书会的普及率还不是很高。部分读书会还面临着轰轰烈烈开始,平平淡淡进行,悄无声息结束的无奈局面。如何让亲子读书会能够始终保有生机,能够让亲子读书会以更加蓬勃的姿态开展活动,是亲子读书会在大陆家庭的发展进程中将要面对的极为严峻的问题。如何让共存于读书会中的两岸家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思维火花,是

4、亲子读书会如何有效促进两岸家庭在文化领域的融会贯通。

这个课题主要把握亲子阅读对于家庭教育的益处,对于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以新生团体亲子读书会的模式,结合数百参与亲子读书会的家庭,进行跟踪调查,抽样报告,数据调查,以明确这样的亲子读书会是否能够在改善两岸家庭文化融合的问题产生价值。挑选有典型代表,如首批参与亲子读书会家庭,同在亲子读书会以及故事妈妈团体的家庭,以及参与亲子读书会的台湾家庭等,进行个案分析比较,以得出研究结论。

(三)具体步骤: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阶段:2017.2—2017.5

1.问卷设计与数据的统计分析,了解两岸家庭阅读现状以及目前所存在的问题。

2.以班级为单位成立亲子读书会,积极邀请台湾家庭的参与。

第二阶段:中期实施阶段。2017.3—2020.6

亲子读书会构建方案:

为了全面推动亲子阅读活动,在学校和家庭之间构建起一个有益的操作平台,增强家长对于学生阅读的关注度,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促进学生、家长和老师之间的正面交流,达到“学生爱读书,家长乐陪伴,老师助引导”的目的。

(1)由各班责任老师与班级义工家长一同组建亲子读书会。

(2)读书会人员要求

为人正直,作风正派,富有责任感,有奉献精神,关心学生阅读活动,关注孩子健康成长,热爱阅读并有一定量的阅读积累,文化水平较高,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的学生家长。

(3)确定读书会名称

读书会构建初期,确定读书会名称,为亲子读书会提出一个明确的导引,要求突出“亲子阅读”的服务主题。

(4)阐明亲子读书会性质

由学校学生家长自愿参加的群众性组织。

(5)确立读书会口号

以亲子阅读为主要内容,提出积极向上,能够激发家庭阅读热情的个性口号。

(6)读书会成员职责

明确亲子读书会的“三推”职责。

推荐:

1、以全校所有家庭为对象,开展学生感兴趣书目的普查,完成大数据的整理。

2、推荐优秀读书书目(各班义工家长在相关老师的协助下,就权威推荐书目基础上,结合班级学生特点,定制富有班级特色的推荐书目)

推动:

1、根据不同年级段的特点,开展主题阅读。

年级 阅读核心主题 简要阐述

低年级 立规 以培养学生学习以及生活习惯为主,针对低年级学生识字较少,文字理解能力较为薄弱的阅读特点,以习惯养成的绘本书为主,结合德育要求,指导学生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

中年级 立德 主要立足于学生的品德构建,通过文字的熏陶,形成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高年级 立志 教有知名度的励志小说作为切入口,让学生以书为镜,以书为鉴,自我反省,确立短期能够及时完成的目标以及长远理想。

通过阅读的滋养和长期的坚持最后达到立人的目的。

2、中高年级学生自主推荐阅读书目,

3、亲子读书会采用“3+1”的模式开展常规活动。

所谓“3+1”就是三次室内阅读活动加上一次室外阅读实践活动,以此构成一个月的亲子阅读内容。

室内阅读活动的开展主要包括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 阅读活动的开展。

在先期确定阅读书目的基础上,用一到两周的时间要求学生和家长在家进行共读,交流读后感受,主导家庭需要完成PPT的制作。活动开展日,由学生或是家长共同阅读、探讨,并在一个家庭的带领下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实现家长与学生两代人,内地与台湾两地人思想上的碰撞。

第二部分 微信平台的诵读推送。

成立亲子读书会的专有“读吧”,通过现代通讯媒体,让学生将阅读中优秀片段的推荐,阅读后的感受,对于书中人物的解析等进行分享。在家长的帮助下,学生以小主播的身份,完成录音,并制作成诵读素材公开推送。

室外阅读活动的开展主要是结合室内阅读的内容,让学生走出书本,走进生活,从生活中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学识,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也主在增加亲子交流的机会。

推送:

建立完善的亲子阅读交流平台,完成每一次活动的成果推送。

第三阶段:结题总结成果。2018年3月—2020年6月

(四)预期效果: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旨在探讨亲子读书会在推动全民阅读中的重要地位,通过亲子读书会形式在亲子沟通,两岸文化交流过程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首先,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了显著地提高,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和知识面,通过一次次的推荐、主导,锻炼学生在团体中的自信心。

其次,以书为中介,让家长和学生在没有芥蒂的情况下,相互吐露各自的观点和看法,在潜移默化中达到相互交流思想的目的。

最后,通过对两岸家庭的调查研究,了解各自的文化和理念,在沟通、探讨甚至是辩论过后融会贯通。


2019年3月25日 21:16
浏览量:0
+关注

六年级3班

+关注

六年级1班

+关注

五年级5班

+关注

四(2)班

+关注

四年级3班